<
y9h5小说网 > > [知否同人] 无人生还 > 第66章
    此言一出,大大帮盛家扭转了舆论局势,毕竟当朝以孝治天下,盛纮愿意以一辈子的前途和大笔家产,换取嫡母颐养天年,乃是大孝之举。

    皇帝犹豫再三,还是准许了盛纮辞官的请求,毕竟这个官场上,愿意以一身前途换取一个非亲生母亲颐养天年的官员,并不多见。

    而那些受害人家属,虽有不忿,但最终还是看在钱的份上,同意了。

    于是,盛家在京郊选了一处年久失修的破庙甘泉庙,择了个良辰吉日,修缮起来。

    这座甘泉庙,已庙里的甘泉闻名,也曾香火鼎盛一时,但由于泉水逐渐枯竭,僧人一一搬走,天长日久,便成了一座破庙,平日里,只有野兔、野狐栖息罢了。

    盛家派去的工匠,补好了漏雨的屋顶,修缮好了破败的门窗,又把破庙里里外外粉刷一新,才让这破庙堪可居住。盛纮又亲自挑选了一间坐北朝南的禅房,命人备上绸缎被褥、红木家具等一应家当,又提前备好了过冬用的足量银丝炭和精致的炭炉,甚至连老太太爱喝的茶叶和惯用的海棠冻石蕉叶茶具都备好了。

    盛纮自己,则是另择了隔壁一间禅房供自己居住,禅房虽比不得老太太那间屋子采光好、面积大,但胜在离老太太的屋子近,老太太有什么吩咐,盛纮可以随叫随到。

    外,盛纮又细心体贴地修缮了小厨房,雇佣了一个做得一手好斋饭的厨娘损失,另又新给院子里新移栽了许多名贵花木以供老太太赏玩。

    而庙中供侍奉的下人,依盛老太太的意思,本想多带些盛宅中的老人,尤其是房嬷嬷,她伺候自己多年,如今更是万万离不开。

    但这个想法却遭到了盛纮的反对,盛纮劝道:“母亲,您是戴罪修行的罪人,不是暂住寺庙的香客,如今能额外住在这甘泉寺,由儿子颐养天年,已是皇上额外开恩,若是再带一屋子的仆人伺候,那开封府包拯、和那些多嘴多舌的御史,怕又是要生事了。儿子虽然已经辞官,但柏哥儿、枫哥儿还在朝中为官,您可要多为他们着想啊。”

    说实话,光一个厨娘、一个盛纮,伺候的人手确实是少了一些,但盛纮所说句句在理,为了孙儿们的前途着想,盛老太太也不好辩驳什么。

    唯一还让盛老太太忧虑的是,她并不太相信,盛纮是真心为了她辞官,以她对盛纮的了解,对盛纮来说,政治前途比他的命还重要,盛纮可以为了前途撵走一直宠爱的林小娘,也可以下决心处理了墨兰如兰两个亲生女儿,如今盛纮愿意为了她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嫡母放弃一切前途,盛老太太觉得,太不可思议了。

    要知道,如果盛纮不辞官,凭着他在官场上这些年的积累和圆滑的手腕,官复原职是迟早的事。盛纮辞官,或许还有别的念头。

    但是,盛老太太即使有所怀疑,却没有别的选择,她自幼养尊处优,在铁杵庵那几日受的委屈,比这一辈子受的委屈还多,尼姑们虽念她年老不敢打骂,但每日天不亮就要起来做功课,日日诵经念佛,晚上还要手抄经文到深夜,那斋菜也净是些棒子面贴饼子、棒子面粥等,实在难以下咽。

    仅仅住了几日,老太太的脸便成了菜瓜模样,天长日久在这样的环境住下去,非要了她性命不可。

    所以,虽然有所怀疑,但盛纮来接盛老太太去甘泉寺居住时,盛老太太仍是毫不犹豫收拾东西搬离了铁杵庵,住进了这座比铁杵庵舒适百倍的甘泉寺。

    盛老太太住进甘泉寺以后,倒也舒心,虽然比不上在盛家一堆人前呼后拥伺候着,但比起铁杵庵要强多了,每日,已经辞官的盛纮晨昏定省,侍奉左右,厨娘孙氏也做得一手好素斋,平日里盛纮不方便近身伺候之处,孙厨娘便搭把手照顾老人,倒也便宜。

    更兼有长柏夫妻、明兰夫妻等人时来探望,盛老太太的脸色也日益红润白胖了。

    两个月以后,天气晴好,园子里鲜花盛开,鱼儿畅游,盛老太太喜爱春景,遂命厨娘在院子里石桌上摆了饭菜,与盛纮在院子里吃午餐。

    美景佳肴作伴,这春日头茬的鲜蔬也格外鲜美,盛老太太不由得多添了一碗饭。

    然而乐极生悲,许是在春日的风地里吃了东西,这天晚上,盛老太太连跑了三趟茅房,后来只能躺在床上捂着肚子直唉哟。

    盛纮发现老太太生病了,忙请来太医为老太太看诊,太医诊脉后说:“不妨事,老太太年纪大了,在风地里吃了东西,吃坏了肠胃,只需喝几副汤药,再注意日常饮食,不日即可大安。”

    盛纮谢过了太医,又忙让孙厨娘出门抓药。

    孙厨娘抓药回来以后,就用小厨房的炉子熬药,盛纮则亲尝汤药,又一口一口亲自喂到老太太嘴里,侍奉完汤药,又亲自给老太太捧蜜饯清口,端得是做足了大孝子的做派。

    可一连喝了几日汤药,都不见好,老太太的病反而越来越重。

    这天晚上,盛老太太觉得呼吸不畅,浑身无力发寒,想让盛纮再去京城找一次太医,盛纮却一改之前的孝子模样,冷冷地对盛老太太说:“徐大娘子,你现在这番模样,倒让我想起了我的亲生母亲,当年我的亲生母亲,也是因为病重无人医治,在病痛折磨中过世。”

    盛老太太心头猛地一颤,一直萦绕在心头的担忧居然成了现实,盛纮辞官侍母,果然没有那么简单。忙辩解道:“你生母春小娘的死与我无关,都是贺韩氏故意污蔑,开封府早已查明,当年春小娘的确是病逝,并无任何人下毒。你可千万莫要相信了奸人之言”